技術專欄

混泥土起砂原因

1.水灰比過大: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,導致混凝土表面泌水,降低混凝土表面強度。

2.砂石料的級配不合理、含泥量高:骨料級配不合理、過細的土砂也易導致地面起砂,影響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結。

3.施工過程中的過分振搗:加劇混凝土表面的泌水,導致混凝土表面強度較低。

4.養護不當:未能及時養護或養護不充分,暴曬或大風導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,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,導致強度較低。

5.其它原因:壓光時間掌握的不好、混凝土表面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就上人作業、低溫下施工混凝土表面受凍等。

6.在混凝土還沒有完全硬化前就灑水養護,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增大,強度降低。

7.工地上常常使用界面劑攪拌水泥進行涂刮,希望將起砂部位覆蓋,事實上這樣不會達到預期效果,一般情況干燥后表層又會龜裂,剝落,大面積起殼。這是由于基層未處理好的原因,基層起粉,想通過覆蓋達到修復的效果是完全錯誤的想法。

材料特點:

1. 無毒、無味、綠色環保,通過與混凝土滲透產生化學反應,形成致密結晶體。施工簡便,只需噴灑和涂刷即可達到理想的耐磨、增硬、增亮效果;

2.滲透固化:有效滲透5~12mm,與混凝土中的物質產生化學反應,形成致密整體;抗壓強度提高10%~40%,有效提高硬度、密度;

3.增亮抗滲:增硬后的地面具有光澤,感觀效果好,防止水分油污滲入混凝土內部。

材料用法:

分兩步進行

1.基層要求

對于起砂地面進行清掃,無浮灰,保持干燥(可允許潮濕,但不得有明水);

裂縫及缺損部位應用灌漿料或高強砂漿修補料修補后,統一用混凝土硬化劑進行硬化處理。

2.增硬處理

直接噴灑混凝土起砂處理劑,保證基層充分浸潤吸收,隨時補充被吸收的,保持浸潤狀態,使整個地面完全浸透;

隨時將低洼處多余的料掃至已吸收處,應保證2小時內基層充分吸收處理劑,且不應有余料堆積;

起砂嚴重的地面可連續三天重復噴灑一遍。

3.耐磨處理

施工至少48小時后采用增硬處理的地面,橫豎各一遍即可,應均勻飽滿,不需養護,7天后可正常使用。

注意事項:施工前對地面起砂進行清理打掃,無浮灰,保持干燥(可允許潮濕,但不得有明水)。

相關新聞

聯系我們

136-6661-8628

在線咨詢: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

郵件:feide88@126.com

工作時間:7*24小時,恭候您

QR code
一日本道不卡高清A无码